咨询服务(含邮购)

0716-2203758
0716-2218968
0716-2218969

线上预约咨询:

周院长专家门诊

0716-2214908

门诊导医台

0716-2211461

0716-220076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中医科普

脑血管疾病

洪湖市中医医院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

脑部的血液系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推动脉供给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分出,入颅后依次分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部分(额叶、颐叶、顶叶及基底节等)的血液。椎动脉由两侧的锁骨下动脉发出,在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在脑桥下缘联合成为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前行至中脑处又分成两条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韶分(枕叶及颐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面及丘脑等)的血液。椎--甚底动脉在颅内尚先后分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等,供应小脑和脑干。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由后交通动脉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当此环的某一处血供减少或闭塞时,可互相调节血液供应。此外,预内动脉尚可通过眼动脉的末梢分支与颈外动脉的面、上颌、颁浅及脑膜中动脉的末梢分支吻合。推动脉与颈外动脉的末梢分支之间以及大脑表面的软脑膜动脉间亦有多处吻合。在某主要供应动脉闭塞时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侧枝循环。脑深部的穿动脉(中央支)虽也有吻合支,但都很细(直径在100µm以下),因此在深部动脉闭塞时(尤其是急性的),此吻合支常不足以使脑组织避免缺血或梗塞。

脑部的静脉可分为浅、深两组。浅组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及大脑下静脉,主要是汇集大脑半球的静脉血液回流,流入上矢状窦、海绵窦及横窦深组主要为大脑大静脉,接受两侧大脑内静脉血液,引流进入直窦。最后均经乙状实由颈内静脉出颅。主要的静脉窦有:上矢状窦、下矢伏窦、直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横窦和乙伏窦。

脑的代谢每24小时约需糖150g、氧72L。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脑的能量代谢几乎全部依靠血液供给。成人脑的重量约占体重的2.5~3%,而每分钟的血流量为750~1000ml (其中每侧颈内动folf0为350rni1、椎一基底动脉约为100~200m1)占心输出量的15~20%。如果脑的血液供给减少至临界水平(约为正常值的50%)以下时,脑细胞的功能就只能维持数分钟。如血供未及时得到改善,则将产生缺血性脑梗塞。

脑的血流量与脑动脉的灌流压力成正比,与脑血管的阻力呈反比。而灌流压约等于平均动脉压减去静脉压的差。组成血管阻力的困素有·:血管壁的构造、血管张力、血管外压力(即颅内压)及血液粘稠度等。调节小动脉张力的因素有:局部代谢因素引起的细胞外液的酸硷度的改变、血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氧分压降低,则脑血流量增加)反之亦然)、自主神经因素等。在正常情况下,脑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平均动脉压8.0~21.3kPa (60~160mmHg)]自动调节,以保护脑组织不致缺氧而受损。当灌流压增高时,反射性地引起毛细血管动脉端平滑肌收缩,使脑血管阻力增高而不使脑血流量增高,反之亦然,。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的自动调节能力可降低,高血压者其上、下限相对上移。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较多。其主要病理过程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及/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①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自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②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①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 ②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根据神经流行病学的研究,与脑血管疾病有关的致病危险因素有:1、年龄。2、持续的高血压。3、心脏病。4、糖尿病。5、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和高血脂。6、吸烟。7、其他(口服避孕药、遗传倾向等)。

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其研究,已日益引起重视。目前效果比较肯定的是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此外,合理的饮食控制以有效地控制高血脂、戒烟、控制糖尿病及心脏病、保持经常性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等,以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闭